1.Ig免疫球蛋白是什麼
Ig是Immunoglobulin的英文字縮寫,就是免疫球蛋白的意思,是由人類體內的一種淋巴球負責製造出來的。
Ig免疫球蛋白也就是人體免疫系統製造出來,對抗外來異物的武器子彈,那些異物包括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以及不屬於個人人體的異種蛋白質等。
淋巴球就是人體製造殺敵武器的兵工廠,所製造出來的Ig免疫球蛋白武器,分為IgG、IgA、IgM、IgE、IgD共五種。
淋巴球所生產的武器以IgG的數量最多,約佔80%,IgE較少約佔20%。其他的IgA、IgM、IgD數量非常少,不過在某些特定的免疫系統疾病患者身上,可檢測到超高量的IgA、IgM或IgD。為方便記憶,可讀成GAMED,game即英文「遊戲」之意。
- Ig是免疫系統的武器
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統的抗敵武器,因此也被稱為是一種抗體。例如一個人如果被B肝病毒感染了,經過一段時間後,他身體的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球,就會製造出對抗B肝病毒的抗體,這抗體就是一種免疫球蛋白(Ig)。
如果人的免疫系統如果無法製造出對抗B肝病毒的Ig,血液中或肝組織切片甚至還可以找到許多活病毒或病毒碎片成份的話,就表示此人對B肝沒有抵抗力。B肝病毒持續在他的肝細胞中繁殖後代,此人的肝細胞就長期被B肝病毒寄生,成為B肝病毒傳宗接代的繁殖場所,這人就一直處於肝臟慢性發炎狀態,久而久之,會形成肝硬化。
體內B肝病毒數越高的人,其日後演變成肝硬化,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就越高。
- 武器系統的選擇
一種異物若進入人體,人體的淋巴球到底是要製造到哪一種武器,是有一定規則的,這跟異物入侵的進入口(胃腸道或呼吸道)、不同的物種、不同的蛋白質都有關。嚴格的來說,免疫球蛋白G、A、M、E、D中的任何一種武器都有可能視情況被採用,甚至針對同一入侵者,在不同的時期,會製造出不同的Ig抗體。這些細節就交給造物主及免疫系統去操心了,我們就不必事必躬親了。
我們發現一種臨床現象,就是如果是由呼吸道進入人身體的過敏原,如塵蟎、花粉等,人體主要會由淋巴球製造出IgE免疫球蛋白來對抗它。如果是由胃腸道進入人體的抗體,產生的抗體種類則是以IgG為主。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一個人如果對牛奶過敏,如果您抽血經由IgE檢測,或經由IgG檢測,都會發現人體對牛奶所產生的抗體,就是說牛奶雖然用吃進去的,有些人會同時會產生IgG及IgE抗體,有些人只產生IgG抗體,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性呢?那就跟DNA遺傳基因有關了。
- 武器抗體(Ig)種類決定過敏形式
當一種食物蛋白異物進入人體,人體要製造IgE或是IgG抗體來當武器,這就因人而異了,主要靠基因遺傳來決定。由於淋巴球所生產武器系統的不同,因此造成了種種不同的過敏反應形式,急性或慢性、症狀或部位的不同。
IgE與IgG在過敏反應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茲分述如下:
- IgE抗體引發立即的過敏反應(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這一類的反應很迅速,在數分鐘或2小時以內發生,也被稱為第一類型的過敏反應。被製造出來的抗體,早已附在肥大細胞或嗜鹼性白血球上。當蛋白(抗原)進入人體時,肥大細胞或嗜鹼性白血球就立即蜂擁而上,把IgE當武器,攻擊此入侵的蛋白質,釋放出化學武器來消滅此入侵的敵人。此時,釋放的化學武器以組織胺為主,有時也釋放出嗜伊紅血球向化性因素等。至於所產生的症狀,要看肥大細胞的所在位置而定。若肥大細胞在鼻的通道內,便可能產生鼻竇充血鼻塞;在細支氣管內就產生挾縮,即氣喘;在皮膚上就發生蕁麻疹;在滑膜細胞內就引起滑膜囊炎;在腸道黏膜內,就產生腸炎與後續發生的吸收不良現象;在腦部,就引起頭痛、記憶喪失、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現象。過敏引發的症狀是多變的,並非只有皮膚癢而已。
吃抗組織胺藥物或服用含有山酮素的天然處方,都可迅速解除組織胺所引發的蕁麻疹。
由於第一類過敏反應迅速,會立即引起諸如皮膚癢,蕁麻疹、心悸、氣喘、嘔吐、腹瀉、頭痛、暈眩、注意力不集中等過敏反應,讓人感覺很不舒服,患者很快就可以找出原因,而不敢再吃這些食物。
不過,急性過敏是來得快,去得也快,通常不會殘留什麼後遺症。只有因過敏性休克低血壓而引發的全身組織(尤其是腦部)的缺氧損傷甚至死亡是例外。血壓下降、咽喉水腫、氣喘、休克、呼吸窘迫等都有可能導致死亡。據統計,急性過敏的死亡率約0.65~2%。
- IgG抗體引發延遲型過敏反應
淋巴球如果針對食物抗製造出來的抗體武器是清一色的IgG,則過敏的情況就完全不同。
擔任作戰任務的白血球,有些身上配戴著這種有食物蛋白專一性的IgG抗體這種武器,伺機等候敵人來犯。
如果這武器是為牛奶的蛋白打造的,當人再次喝牛奶時,奶蛋白由腸漏處逸入人體血液中,白血球靜悄悄不動聲色的用牛奶蛋白抗體把牛奶蛋白給拴住,緊抱在一起,無法分開(稱為抗體抗原複合體),白血球持續緩慢的釋放各種化學武器如cytokine等企圖來殲滅敵人。cytokine(細胞素)是一種細胞毒素,也是一種自由基,自由基是六親不認的,不只攻擊牛奶蛋白也會攻擊正常體細胞的脂質、蛋白質及DNA,造成人體的炎症及不適,這就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 IgG抗體引發的過敏跟IgE引發的過敏有顯著的不同。
- IgG抗體與蛋白抗原的戰鬥是較慢啟動且持續的,通常要超過兩個小時以上才啟動,有些人需大半天或數天才有症狀。IgE引發的過敏反應,在啟動的時間上是快速的,在2小時以內。
- 由IgE抗體引發之過敏,白血球所釋放的化學武器,以組織胺(Histamine)為主,這時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有效。山酮素對組織胺引發的過敏也有解除之功效,這是因為山酮素(Xanthone)本身就是天然抗組織胺物質,山酮素是一種組織胺接受體的阻斷器,他不但可以跟組織胺競爭,搶先佔了組織胺接受體的位子,讓組織胺無法發揮作用,甚至還能把已經跟人體組織胺接受器緊密結合的組織胺強勢趕走,坐到組織胺接受器的位子上,佔地為王防止其他組織胺繼續來搗亂。我曾經給一位在醫院留院觀察了9個多小時,打了抗組織胺及類固醇藥物都無效的急性蕁麻疹患者,喝下一杯100c.c.含Xanthone的山竹果汁,結果蕁麻疹在半小時之內消失無蹤(照片見本人部落格)。
IgG抗體引發之過敏,所釋放出來的化學武器以細胞毒素等自由基為主,若使用抗組織胺藥物較無效。
- 患者對會產生IgE抗體的食物會敬而遠之,對IgG抗體高的食物反而會不由自主的喜歡。一位不喝牛奶就不舒服的患者,99.9%體內都是對奶有重度抗體的。
- IgE引發的過敏,症狀明顯,雖然嚴重的有生命危險,但大都來得快去得也快,較不會留下後遺症。
IgG引發的過敏為延遲性,但是後果嚴重。所以IgG食物抗體才是免疫失調的最大禍首,但大家都只把焦點放在IgE,而忽視IgG,持續不斷吃下引發慢性過敏反應的食物,而引發的免疫失調,就是健保虧損黑洞持續擴大的關鍵因素,若風濕免疫科醫師們不再對此視而不見,營養指導教育不再盲目鼓勵每天吃蛋喝牛奶,而是要食物4天輪替一次,則健保虧損才有可能減輕。
- 該重視IgE抑或IgG,醫學界沒有交集
台灣乃至全世界醫學界,對於人有過敏性疾病時,到底是該抽血檢驗IgE還是IgG抗體作為診斷或治療依據,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及做法,也可以說是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挺IgE,一個挺IgG。
IgE派是主流派,IgG是非主流派。人類醫學史有史以來,全世界的過敏醫學界都是100%的IgE派,目前台灣各大醫學中心也都是只做IgE檢測。台灣IgE檢測健保有給付,IgG檢測不但健保沒給付,患者就算想自己花錢做IgG食物抗體檢測,大部份醫學中心也幫不上忙,因為根本就沒有IgG食物抗體這檢驗項目可供選擇。
科學歷史的法則是:主流派不表示一定永遠正確,非主流派也並非注定永遠不能反正,因為人類的科學是一直在進步的。在很長的時間裡,地球一直都被當作是宇宙的中心,提倡地球繞太陽自轉公轉者,還被當成罪犯。醫療界學術界有自己的一套倫理規範在運作,大家有不同意見,也都是禮貌客氣的交換意見,而不會有情緒性的爭吵,畢竟IgE與IgG的爭論是人類醫學史的一大公案,不只是個人見解或對錯的問題。
- 過敏了該檢驗IgE還是IgG?
問診時,我都會問患者曾否做過敏抗體測試,如果患者回答說有,我一定會請他下次把測試報告帶來,比較急的,就請他傳真過來,幫他判讀。
在其他醫院診所做過抽血檢驗Ig抗體的患者中,99%做的都是IgE抗體檢測。碰到這種情形,我都會告訴他下列事實:
- 人類的免疫系統淋巴球製造出來的武器,也就是抗體一共有五種,就是IgG、A、M、E、D。其中,數量最多的是IgG,約佔80%,IgE次之,約佔20%,在人體免疫功能上,所扮演角色的比例,也是IgE佔20%,IgG佔80%,如果只檢驗了其中的20%,對其他80%不做檢測,是不對的。
- IgE高,表現出來的是傾向急性過敏。例如當人一吃下海鮮就立刻發生蕁麻疹,這是由於IgE在作怪引起的,各種急性過敏,也就是在2小時內就發作的過敏都是跟IgE有關。
過敏除了急性,還有慢性(延遲性),延遲性過敏往往要大半天或2-3天才有反應,跟延遲過敏有關的抗體是IgG。
由於IgE只佔抗體的20%,因此,如果只是用IgE來作為檢測的標準依據,會漏失很多(80%)偵測到過敏食物的機會。有非常多的患者在醫學中心做過IgE檢測後,被告知只有塵蟎過敏,至於食物,則沒有過敏。但是如果再做IgG食物抗體檢測,竟然顯示出他對非常多的食物有抗體。各種臨床不舒服症狀的來源其實就是這些食物,一經停食這些有高IgG抗體的食物之後,原有的嚴重症狀就迅速減輕。
案例:IgE正常的腸漏症
29歲,女,經常感冒、發燒,常產生莫名紅疹,精神不振常感疲憊。
在醫學中心檢測過IgE食物抗體,報告顯示正常無食物過敏,但抽血檢測IgG食物抗體,則呈現出多種極重度延遲性食物抗體。
經調整飲食並接受治療,一個月後紅疹現象減少。持續調整飲食並接受腸漏治療,三個月後已較少感冒,神清氣爽,容光煥發。
腸漏症治療前的IgG食物抗體檢測報告
腸漏症治療後的IgG食物抗體檢測報告
治療後:治療7個月後症狀改善,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剛開始時,她自己幾乎不敢對治療有任何期望,但她是個好病人,完全配合治療進度。
- IgE與IgG派的拉鋸
有些患者反映,他們拿著IgG食物抗體檢測報告給過敏專科醫師看,醫師們大都不看,答案似乎都一樣:只供參考!有些醫師則不客氣的說,做IgG檢測沒意義,只是浪費錢!
患者若拿IgE檢測報告來給我們這些重視IgG食物抗體檢測的醫師們(全台有200多位),我們一致認為IgE的參考價值不大,有必要重新抽血檢測IgG。
這樣的情況一再發生,不只我們主張重視IgG這一派的醫師們感覺不勝其擾,醫學中心的專科醫師們恐怕也有類似困擾,最感迷惑的恐怕是患者本身及其家屬了,IgE派的醫學中心專科醫師有權威,食物療法Ig派的話有道理,到底該聽誰的?
上述IgG、IgE兩派拉鋸的情況已經持續10年多了。不過近來IgE派似乎有鬆動了,有許多原本只重視IgE的醫師,也開始同時重視IgG。
- IgE較無參考價值的理由
人體內IgE總數的正常值是小於250μ/ml,如果超過250單位,就表示此人的淋巴球製造了過多的IgE。
IgG食物抗體檢測報告中,都會記載IgE總量。剛開始時,我們只要看到患者的IgE總值過量,都會請他再抽一次血,追查其IgE抗體是由那些過敏原引起的。
報告看多了,統計一下IgE高的人幾乎100%都是對塵蟎、貓狗毛、黴菌之類的物質有抗體。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空氣中,想不要吸到含有這些物質的空氣還真不簡單,除非每天都戴防毒面具。也就是說就算知道對塵蟎等空氣中普遍存在的物質過敏,那又能怎樣?總不能每天都戴防毒面具吧!於是,逐漸就很少去查IgE過敏原了。根據IgG檢測報告,則可以採取行動,主動避開榜上有名的,有抗體的食物,症狀就可以迅速改善,也就是說IgG比IgE更有實用價值。
如果抽血檢查顯示對牛奶是呈現重度過敏,只要半年內,最慢一年內完全不吃到任何含有牛奶的食物,那麼他半年至一年後再次抽血檢測牛奶的IgG接體,就會降到正常的範圍內。通常如果IgE過高的,有接受新五行細胞療法的治療,體內的IgE抗體患者,也會伴隨IgG同時降低。
因此,在臨床衛教上,我們都叮嚀患者半年內不要喝牛奶或是吃任何含有牛奶成份的食物。半年時間過後,可以再喝牛奶,但是必須隔4天才吃一次,不要天天吃。
- 急性過敏,不一定需要抽血檢測IgE來證明
急性過敏由於是人接觸到抗原後瞬間,數分鐘後或是2小時內就發生蕁麻疹、皮膚癢、心悸、休克等種種不一而足的症狀。由於是立即型的反應,患者通常都會由其生活經驗中察覺到他對什麼東西過敏。以後只要避開這種過敏原就沒事。
抽血檢測倒不見得有必要。像我本人30歲後就對從小很喜歡吃的紫色長茄子過敏,有一次吃完紫茄子後立即嘔吐,之後再試吃,感覺茄子一入口,人就瞬間不適,由於證據明確,抽血證明的必要性似乎不存在,所以我從來不曾有過想要抽血來證明自己對茄子有急性過敏的動機,況且並不見得驗得出來。
- 急性過敏原(或食物)不一定驗得出來
有一位60歲的女性患者,主訴她在50歲停經後就經常發生休克,一共發生過十多次,每次都動用119救護車送到醫院急救,有一次因為太過嚴重,甚至還動用到氣管內插管,住加護病房三天才穩定。
起初,她被醫師認為是一種不明原因的休克,但後來她自我警覺到每次休克好像都是發生在吃了麵食、蛋糕等用麵粉(也就是小麥)製作的食物之後。於是她就很小心的避免接觸到麵粉小麥製品,果真有2年多未曾再發生休克的情形。
最後一次的休克則是發生在吃了肉鬆之後,她覺得很納悶,肉鬆明明是用肉做的,怎麼可能含有麵粉呢,經一再追問,製造廠只好承認製造肉鬆一定要用到一定比例的麵粉作為原料,才會好吃。
此患者接受我的建議,同時抽血做IgG及IgE抗體檢測,報告出來後讓人跌破眼鏡,她的IgE及IgG對小麥成份都正常,並未呈現出有抗體。一個人的急性過敏常有遺傳性,曾見過對花生或草莓或味精過敏的家族其IgE及IgG均正常,但此患者家族並無人對麵粉過敏看起來她跟我一樣,都是屬於後天性的。既然是後天性的,就表示可能被矯正回來。可以做細胞療法兩年後再做測試,這也算是一種人體試驗吧!
急性蕁麻疹是急性過敏的最常見臨床症狀,雖然令人奇癢難當,但比較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比較危險的是發生過敏性休克,有些人來不及被送到醫院就死亡。
急性過敏性休克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能活著被送到醫院,只要休克時間不太長的話,恢復得很快。
- 急性過敏跟接觸的頻率無關,慢性過敏則有關
例如一位對花生有先天急性過敏的患者,就算他十年不接觸花生,也不會因而減少下一次接觸時反應激烈的程度,有時反而會因為接觸頻率的增加而有減敏作用(desensitization)。
如果是以IgG抗體為主的延遲性過敏,就沒有減敏這回事,反而是越少接觸,其過敏反應越小,只要不再接觸(吃下),IgG對該食物的抗體通常會在半年,最多一年以內降到正常範圍內。IgG恢復正常後,又可以開始輪替食用而不會再產生過敏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