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兩段哲學系教授談論死亡的影片
心有所感
心有所感
年輕一點的教授說面對死亡的態度有四種
1.逃避它
只是安步就班的過日子
上班、吃飯、休閒
死亡是遙遠的事情
不需要去思考它
2.接受它
一如四季的流轉
萬物皆有枯有榮
有生必有死
這是自然的定律
3.轉化它
賦予死亡一定的意義
漢書司馬遷傳 :「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派屈克、亨利在美國獨立戰爭前演講時說出「不自由,毋寧死。」
文天祥在獄中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需要泰山、自由、汗青這些依仗來面對死亡
4.拒絕它
或者如秦始皇般追求長生的執著
或者尋求宗教的慰藉
相信死後能在天堂與上帝永生
或者相信靈魂不滅
死亡只是人生一場必須學習的功課
老很多的哲學教授在臨終前卻感到恐懼
雖然他在70歲時寫的書就得到了與伊比鳩魯學派觀點一致的結論
「人如果不存在了,死亡就沒有什麼值得畏懼了。」
然而此時97歲的他
結縭70年的老妻已過世7年
此時的他需要依靠旁人來完成簡單日常瑣事的生活
他再無法獨自生活
孤獨感與無力感充斥在他的心靈
而這些失落是我們這些尚未垂垂老矣的人可以完全理解的
在影片的最後
老教授說
「我只是繼續存在......這便是存在的真諦......繼續等待......等待著要說再見的那一刻.......」
老教授的臨終念想或許才是人到生命盡頭時最真實的想法吧
面對死亡的態度
年近花甲的我相信這是自然的定律
只是心中"不捨"及"放下"所佔的百分比不同而已
年初老媽的過世
在我心中是"放下"的比例佔大多數
因為最後這兩年
看著老媽因為牙齒幾乎掉光而沒有吃飯興致的痛苦
因為糖尿病造成的小腿麻痺症狀更加明顯
因為吞嚥困難而常常咳得面紅耳赤
因為肢體無力而艱難爬起床的辛苦
因為半夜頻尿而屢屢起床摔跤
然而我還需要照顧阿奇而無法隨時陪侍在床
我只有一句
「媽,你辛苦了。」
面對阿奇的照顧
我的心中是"不捨"的比例占大多數
在這麼青春的歲月卻毫無生氣
每天近乎行屍走肉的生活著
某些時刻我仍心驚膽跳的擔心他發生意外
用我的生命來換他一個健康的人生
我心甘情願
關於死亡
我匍匐在你的腳下
敬畏你
也等候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