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的重要來源是色胺酸,因此補充色胺酸的飲食有助於分泌血清素。如淡菜、大紅豆、小魚乾、黃豆、蝦米、白帶魚、鮭魚、生腰果。
我覺得一般人如果不挑食
飲食中應該是不缺酪胺酸及色胺酸
如果因此有憂鬱症是基因的代謝不良造成的嗎
以功能而言
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當我們從事身體所需的特定活動時,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讓你感到愉悅,這是為了鼓勵你多進行這項活動,被稱為「獎勵機制」。
1.進食 : 我們的祖先知道食物是生存必須,部分原因是多巴胺刺激了獎勵感應器,時至今日依然如此。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神經疼痛科主任Kiran F. Rajneesh博士說,「任何具有進化保護作用,且有利福祉與生存的活動都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飲食就屬於這一類。一些研究甚至指出,進食過程會讓多巴胺釋放兩次,第一次是在食物進入口中時,第二次是在食物進入胃中時。
2.喝水 : 回想一下,當你感到口乾舌燥時,一杯水無疑是一種對身體的獎勵,難怪會觸發多巴胺分泌。但Hitoshi Morikawa博士說,並非任何時候喝水,大腦都會釋放多巴胺,而是在身體對水的渴求非常強烈時,例如辛苦的運動鍛鍊後,或炎熱的夏天感到極度口渴時。
3.受到讚美表揚 : 讚美、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會觸發孩子腦中多巴胺釋放,讚美寵物也有同樣的效果。Rajneesh博士說,多巴胺釋放的良好感覺,會強化他們的良好行為。當成年人受到讚美時也是如此,因此,適時給予身邊的人讚美、道賀,效果比你想像的更好。這對於多巴胺水平較低而罹患某些病症的人尤其重要,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4.玩電玩遊戲(Video Games) : Hitoshi Morikawa博士指出,許多研究已證實,玩電玩遊戲會導致某些人的大腦釋放多巴胺。「當多巴胺水平提高時,你真的會沉迷於某些活動。」雖然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過度沉迷於遊戲而荒廢課業、影響正常生活,人生反而會變得消極。
5.性愛 : 在進化過程中,多巴胺系統的發展是為了促進物種的生存和維持。換句話說,「性愛」帶來的感覺如此誘人,其實與本能相關。我們的大腦天生就知道,性對生存很重要,當釋放多巴胺的神經元感覺到與該行為相關的獎勵時,就會釋放多巴胺。
6.增強幸福感的活動 : Rajneesh博士說,不管是瑜伽、運動、冥想或其他活動,只要是從事你感興趣的嗜好,都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感,幫助大腦釋放多巴胺,進一步增強幸福感和健康。
至於血清素則參與了人體許多器官的運作,包括以下幾點:
1.穩定情緒:當血清素充足時,可使人注意力集中、情緒穩定甚至感到快樂。目前多認為憂鬱症與血清素不足有關。
2.促進消化:人體約9成的血清素集中於腸胃道,血清素可影響腸道的運動,並達到保護腸胃道的效果。
3.幫助睡眠:血清素與多巴胺都是控制睡眠重要的物質,血清素可促進褪黑激素,增進人的睡眠品質。
4.傷口癒合:血液中的血小板會釋放血清素,可幫助傷口癒合。
如果血清素的功能失常或是分泌量不足時, 會令我們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身心症狀,比如說:易怒、焦慮、沮喪、失落、退縮、恐懼、 悲觀、疲勞、心悸、噁心感、無力感,甚至 慢性疼痛、記憶衰退、憂鬱症、成癮症、抑鬱、 衝動、酗酒、自殺、攻擊及暴力行為等。由於人體只能從食物中攝取製造血清素所需的必要胺基酸,讓大腦自行分泌血清素供人體運用,而血清素分泌的高峰期則是在夜間一點和入睡二小時後。由此可知,要增加血清素分泌,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飲食攝取和改善生活習慣,尤其 是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就能增加大腦血清素的含量。 身心科醫師說血清素與多巴胺就像雙頭馬車
如果控制不好就會翻車
因此就診時就從病患的狀態來判斷
如果反應是憂鬱、失落、不安、易怒就增加血清素的藥物分量
如果是疲倦、嗜睡、沒有動力就增加多巴胺的藥物分量
讓兩者達到一個平衡
我不知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
如果患者無法很好的表達自己
那豈不是做了多次的無效治療
偏偏醫師說目前是沒有儀器可以來測出大腦中多巴胺與血清素的個別濃度
畢竟科學家研究憂鬱症的成因,發現它是一個多重因素所導致的一種疾病。可能的因素包括:(1)生物學因素:腦內生物傳導、內分泌、大腦構造…...;(2)基因遺傳因素: 高家族疾病史(3)心理社會因素:生活壓力、病前人格、早期失親、失落、無價值、學習來的無助感、錯誤認知...。
這個領域真是瞎子摸象
身為家人只能陪伴
連鼓勵的話都說不出口
就怕弄巧成拙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