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瀨溟說:人的一生要處理好三種關係,而且順序不能顛倒。
人與物的關係,我們在年輕時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了物質去拼奪資源
人與人的關係,當物質基礎稍加穩定的時候,我們開始把目光轉向維繫和開發更多的人際關係
人與心的關係,當一切歸結為審視自己心靈的時候,我們說人才真正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東西。
人到中年,看這三句話頗有道理,但是我認為這三種關係的順序卻是交相重疊的。從入學開始,除了家庭外,我們就會開始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如聽老師的話,與同學的相處,該買什麼樣的玩具......等等,榮譽心、好勝心、挫折感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會產生了,因此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心的關係就近乎同時展開。接著或許是父母的期望,或許是同儕的壓力,或是自己內心爭強好勝的慾望,爭的是車子、房子、妻子、職位、銀行存款....。
中年過後,大勢底定,位高權重者,繼續勞心勞力不得閒,升遷不上者,才發現過盡千帆皆不是,開始轉向內心的探索。才察覺中年以前,人追求的方向是加法,加的越多,才會站的更高,才能一覽重山小,直到感覺高處不勝寒,開始看開了、看淡了、內心成熟了,人追求的方向會轉向為減法。於是嚮往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的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知道這就是最佳的人生境界,也是最好的人生態度。
人世間種種的關係就如同蜘蛛網一般,將人緊緊的纏縛住,不得自由。禪宗的"放下"只是一個開始,化為大鵬鳥,扶搖而上九萬里,是多麼令人心生嚮往啊。
這時再來思考人與時間的關係,才深深體會李白這首詩的意境,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轉念一想,在宇宙中,這無數不停波動的原子粒子,既能組合成無機的空氣、石頭,也能組合成有機的植物、動物,投胎為人一定有其因緣,即使不明白為何要自投羅網,然而誠實面對這些因緣,就如聖嚴法師所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一定能如鳳凰涅槃般的燒斷蜘蛛絲,浴火重生。